致力于動物營養保健產業化
當前位置:北京農博力爾 > 行業資訊 > 正文

60歲老人隱居深山養牛,11年來最愁有錢花不掉

來源:    時間:2019/03/07    訪問次數:
本文導讀:他在村民心目中是個萬元戶。11年前,他獨自一人從平原上的村子搬到被森林包圍的村莊,住著冬暖夏涼的窯洞,過著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。他在這里承包土地、養牛,是村民心中最有錢的人,村民也親切的將他稱呼為老劉。他就是60歲的劉漢培(音譯)。2008年,他從甘肅省正寧縣西坡鎮西坡村一人搬遷到高紅村,搞起了養牛業。   近日,攝影師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,我們驅車離開西坡鎮行駛十幾公里后,來到老劉養牛的地方。老劉對我們的到來感覺不知所措,他笑哈哈的給我們遞煙倒水。他告訴我們,2008年1月,他拉了一頭牛一人來到高

  他在村民心目中是個“萬元戶”。11年前,他獨自一人從平原上的村子搬到被森林包圍的村莊,住著冬暖夏涼的窯洞,過著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。他在這里承包土地、養牛,是村民心中“最有錢”的人,村民也親切的將他稱呼為老劉。他就是60歲的劉漢培(音譯)。2008年,他從甘肅省正寧縣西坡鎮西坡村一人搬遷到高紅村,搞起了養牛業。

  近日,攝影師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,我們驅車離開西坡鎮行駛十幾公里后,來到老劉養牛的地方。老劉對我們的到來感覺不知所措,他笑哈哈的給我們遞煙倒水。他告訴我們,2008年1月,他拉了一頭牛一人來到高紅村,承包了村民十畝地,開始種地養牛。

  老劉養牛,是把牛放歸自然放養和回圈加飼料養殖兩種方法,他說:大山里水草豐盛,無污染,牛吃的草全部是環保的,喝的是山上流淌下來的泉水。晚上回來再給加點飼料,這牛個個都是健康肥壯的。

  老劉人憨厚老實,養的牛都是生態無污染的大山里放養的,賣牛肉的牛肉店老伴經常主動上門去找他買牛,他的牛從來不愁賣不出去。“我的一頭牛一般都賣8000多元,一年賣掉五六頭牛,收入隨便就超過5萬多元,因為住大山里,最愁錢花不出去”,老劉笑哈哈的說。
老劉每天一大早將牛趕到山里,隨后回來自己做飯,吃完飯后上地干活,等晚上了再將牛從山里趕回來。老劉養牛之外,還種了十畝地,主要是玉米,小米等各類農作物。他說:玉米每畝賣800元左右,各類農作物每年還能額外收入1萬多元,每年總的收入在六七萬元左右。
十一年來,老劉已經習慣了住在大山過放牧的生活。他說,山里空氣新鮮人不得病,住窯洞冬暖夏涼,不用裝空調架火爐,吃的蔬菜自己種,新鮮無污染,老伴和孩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。

  老劉對養牛配飼料有自己的絕招,村子里其他養牛的村民也經常來他這里取經。他說:每頭牛每天必須適量的吃些飼料,對補充牛的營養有很大的作用。尤其冬天,由于牛吃的是干草,營養有些不足,如果不加飼料,一個冬天下來,牛就會瘦許多,尤其對懷有小牛的母牛來說,搞不好牛娃會早產。
這些年來,不管是數九寒天還是炎炎夏日,老劉每天早上早早將牛趕進山,晚上落日他又將牛趕回。這樣年復一年,日復一日的在這住著幾戶人家的村莊發展自己的養牛事業 。

  老劉將牛圈到窯洞,自己回到居住的窯洞,開始燒炕。他說住在大山里,早晚還是比較冷的,必須燒炕,不然半夜就凍醒了。
老劉的廚房里最值錢的東西就是做飯的鍋碗瓢盆,還有給牛加的飼料。他說吃什么都沒關系,主要是住在這里環境好,心情好,健康。